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资讯站娱乐站搜索青年论坛短信邮件  天气预报加入收藏夹
YNET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一男子拍摄百名“北漂” 真实生活渐成偷窥狂
◇字体:[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09/12/30 13:22)

  一名“北漂”花了整整3年时间,拍摄100名“北漂”的真实生活。没有人愿意收藏这些照片,也找不到出版商出版,无数次摄影大赛中名落孙山,甚至有人直言“拍得真烂”。


  但这些声音,在吴玉征耳边,远不如按下快门“咔嚓”的声音美妙,他很享受这种声音,“我只是想记录一种真实的"漂"。”


  和许多“北漂”一样,他的“北漂”生活始于驶往北京的列车上。


  那是2001年的夏天,他登上“重庆—北京”的临时列车,40多个小时的旅途中,他坐在满是编织袋、瓜子壳的地上,对着脚下一笼半死不活的肉鸡,吞食着蘸着甜果酱的面包片,这是他唯一的食物。至今,他依然记得那股味道。


  他想记录下这股“味道”。


  第一次把镜头对准“北漂”时,他连基本的摄影知识都不清楚,更别提闪光灯和遮光板怎样使用了。


  可他的计划却很宏大、缜密。他把自己的“非营利性”摄影计划命名为《面孔》,在网上征集志愿者,帖子注明条件“北漂,不分职业、不分年龄”。他甚至找到律师,制定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肖像权使用授权书》。


  他对拍摄对象只有一个条件:必须在家里拍摄,以保证“最原始生态的生存状态”。


  起初,这个平头小伙子只会摆拍,“往左一点、对,对,把头转过来”。后来,这种摆拍对吴玉征来说,简直是一种“耻辱”。照片出来后,非但不像纪实摄影,反而成了艺术照。


  拍摄对象们往往像是“化了妆”,镜头里、外两种生活状态。一个30岁的女白领住在胡同的小四合院里,堆满了煤和白菜。她却要求拍出“雅致的庭院”风格。


  有一个姑娘找到吴玉征,气呼呼地表示“你把我拍丑了”,原因是照片的脸上有一颗痘痘。吴玉征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这就是纪实风格的你,真实的,没有戴面具的。”他笑着回答。


  事实上,登上那趟驶往北京的列车前,这个来自新疆的汉族人,1999年大学毕业后辗转于西安、重庆、杭州等城市,干过卖电脑、推销员等职业。他早已厌倦了“漂”的生活。


  漂到北京后,他成了一名IT文字记者。他一心想拍到“最真实的北漂生活”。他甚至觉得拍别人,就是拍自己。


  他渐渐成为一个“偷窥狂”。他喜欢观察拍摄对象的家庭环境,被子是否折叠整齐、地板上有无积水。或者,鞋子和垃圾桶的摆放是否凌乱。他通过这些环境要素,勾勒出拍摄对象真实的生活状态。


  他发现,“咔嚓几秒钟”根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保证拍摄效果,吴玉征必然在拍摄前早早上床睡觉。他要求自己吃饭只到7分饱,接着坐上1个多小时的公车,前往拍摄对象家里。“慢悠悠的公车可以给我思考的时间”,公车里,吴玉征一般会设计一些简单的话题,与拍摄对象交流。


  拍摄开始前,他会和拍摄对象聊上一会,了解他们的背景、性格和想法。等待相互间熟悉了,才开始架起相机,按下快门前,他还会郑重其事地警告拍摄对象:“千万不要笑。”他努力把拍摄者调试到最真实和放松的状态。


  他把每次拍照,都看作一次奇妙的思想旅行。很多拍摄者后来都成了他的朋友,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第 >1>2>3>4>5 页 下一页>>
      北京青年周刊 | 北京青年报 | 信息产业报 | 北青网 | 法制晚报 | 竞报 | 第一财经日报Beijing Today | 中学时事报 | 北京科技报 | 北京少年报 | 休闲时尚 | 时事魔镜 | 三十九度二 | 青年周末 | 河北青年报
      版权所有 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 010639号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招聘人才 | 联系我们 | 用户注册 | 法律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