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教师与地方政府
谁对谁有恩?
河北蔚县残疾教师郭省代课20年,依靠村民救济生活,他获奖无数,但一直无法转正。蔚县官方解释称,郭省只是“临时代课”,他每次都在清退范围内,政府出于同情才保留了他的教师岗位。尽管5年前教育部就表示将在很短时间内将代课教师全部清退,但直到现在,因农村条件艰苦,招揽正式教师难度大,代课教师仍在支撑着农村义务教育的一片天。
在蔚县官方看来,让郭省继续代课已是莫大的恩赐,还奢谈什么转正——这是何其蛮横、冷酷的逻辑!郭省几乎年年获奖,试问:这样的优秀教师不能转正,什么样的教师才有资格获得正式编制?郭省身残志坚、默默奉献,试问:这样的人转为公办教师,怎么就有损蔚县的教师形象?郭省现在每月工资只有540元,试问:20年间,郭省为蔚县财政节省了多少钱?到底是当地政府有恩于郭省,还是郭省有恩于当地政府?
各地各级政府乃至我们这个国家,都应该深深地感谢代课教师。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师资力量极其紧缺的情况下,是几十万代课教师甘愿以极低的报酬坚守在教学岗位上,帮助国家和政府支撑起农村基础教育大厦,圆了无数农村孩子的上学梦。事实上,代课教师固然文凭较低,但他们有丰富的农村教育经验,他们可能就是学生村里的人,和学生及家长心贴心,更了解学生,更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作为接受启蒙教育的学生,可能更需要这样的老师,而不是高学历的教师。很难想象,那些为了获得免试读研“奖品”而到农村代教的大学生,能安心地把农村的孩子教好。
既然农村教育还离不开代课教师,就应该让优秀的、合格的代课教师转正;即使不给他们名分,也应该提高他们的待遇,让他们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无论如何,不能再把代课教师作为地方政府的廉价劳动力,重视农村教育,请从尊重代课教师的权益做起。
浦江潮(浙江 编辑)
“洞洞哲学”里的
权力畸变
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停止高尔夫球场建设,最近国家11部委更是联合对其进行清理整顿。然而,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一个占地600多亩的高尔夫球场却堂而皇之出现在产业园里,开发商还要规划建设大量配套独栋别墅。更让人不解的是,时至今日,惠阳区一些领导仍对金玉东方高尔夫球场是否违法“存疑”。副区长刘毅峰说:“是否是高尔夫球场不好说,听说有洞的才是高尔夫球场,没洞的就不算高尔夫球场。”(9月13日《经济参考报》)
“有洞”还是“没洞”,这是个问题。明明是违法建设的高尔夫球场和大量配套的独栋别墅,政府官员不但不予制止,反而以“有洞没洞”这样无聊而低级的说法进行狡辩,一方面说明高尔夫球场违法乱建问题到了什么样的严重程度,甚至政府部门都开始与开发商眉来眼去;另一方面也深刻地揭露了一种不少官员身上都存在的“权力哲学”。这种权力哲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阳奉阴违的变脸,不仅折损了政策效力,也让国家调控陷于隔山打牛的尴尬境地。
另一个特征是,移形换位的太极功夫及其深厚。将民众意志、媒体监督的焦点,以“四两拨千斤”之玄妙功夫轻飘飘地化解于无形。“有洞没洞”之辩,即属于此。
欺上瞒下的“洞洞哲学”,背后倚仗的是绝对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权力,一旦与政绩和经济利益相契合,就会用尽浑身解数无所不用其极地上蹿下跳。据国土资源部公布,仅2011年上半年,部委12336违法举报中心接到涉及违法占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的违法违规线索34个,比去年同期上升31%。严肃查处违法批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不过,比这更重要的是,让那些荫庇违法项目的官员,彻底矫正权力观和价值观。张瑞东(河北 职员)
“一站式”就业服务好
免费参加“送教上门”叉车考证培训,考试现场就有企业前来上门预订。近日,珠海斗门区50多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真正享受到了“一站式”就业服务。(9月13日《珠江晚报》)
就业服务,要做的就是在用工企业与劳动力之间架起一座桥,促成双方达成共识,最后企业招到所需要的员工,劳动者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一站式”就业服务,让就业培训更有针对性。企业需要什么员工,就业服务单位就组织相应的技能培训。这样的就业技能培训,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企业急需的工种,培训好后,企业就可以现招现用了。对企业来说,是解了燃眉之急,找到了合适的员工;对劳动者来说,掌握了一技之长,还能短期内实现就业,好事一桩。其实,对于就业服务单位而言,那也是有益处的,不但能提升就业服务的良好口碑,更能促成就业服务的良性循环,提升就业率,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站式”就业服务减少了中间环节,可以减少市场风险。就业培训学员学习过程中,就有企业上门预订,不必学完后再到劳动力市场上去“捉虾”,自然会少去很多就业过程中的风险。更关键的是,学员的就业培训,可以根据就业服务单位调查的市场需求情况选择培训内容,不至于学完之后却是一个过于饱和的技能,难以就业,或不得不重新学习。“一站式”就业服务,节省就业成本,能让学员尽早就业,值得一赞。
同时,“一站式”就业服务,对于服务单位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动向,又要协调企业参与到劳动力就业服务中来。不然,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业服务的桥梁可能就会坍塌,让一站式就业服务的“好”荡然无存。所以说,“一站式”就业服务,关键在于服务“质”的提升!
郁樗(江西 市民)
“逃课网”应被关闭
但更需反思
逃课、代课、帮答“到”,这些在大学校园里司空见惯的秘密行为,如今被搬到了网上。一个叫逃课网的网站,创办不到三个月,就迅速吸纳了注册用户约500人,并顺利收到了第一笔投资资金。谁能想到,该网站的创建者,竟是安徽某大学的3名大二学生。这些90后的孩子们自称,创办网站完全是出于好奇。
偷偷摸摸逃课也就罢了,居然还光明正大地搞出什么“逃课网”来,甚至还收到了第一笔投资了。逃课这事儿居然也可以折腾成电子商务业务,固然颇具创意。但是,创意和点子都被用在了如何逃课上,的确有些不像话。从严肃校园教学纪律,规范学生基本行为的角度出发,对这样一个明显违规的网站,理应关闭取缔没商量。
不过,假如仅仅是将“逃课网”关闭了之,恐怕仍然不够。事实上,在如何完成学业这一点上,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权。假如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完成学业,甚至效率更高,非要把大学生逼到课堂上统一受教,其实未必恰当,甚至多少有把大学生当小学生看待的嫌疑。
此外,大学逃课风气之盛,大学学风的蜕化,固然难辞其咎,有些学生也确实一入大学便放弃了刻苦求学的动力,即使是重要的课程也能逃便逃。不过,大学生其实只是问题一面,大学授课质量的降低,教学成为大学的副业,好教授不上课,年轻教师也忙于好处更多、利润更大的项目时,大学课堂自身魅力的丧失,恐怕同样是大学逃课之风盛行的重要因素。
一言以蔽之,有道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大学课堂的枯燥无味、乏善可陈,其实正为“逃课网”提供了商机。基于此,真要从根本上解决“逃课”现象,提高课堂上座率,相比取缔“逃课网”,提升大学课堂的魅力指数,恐怕才更加治本。
武洁(江苏 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