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1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今天是8月1日,本版刊发中国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出生入死维和的传奇故事———
■一位印度锡克族卫兵当场被炸断一条胳膊,顿时成了血人,李柏林一面指挥同事使用武器还击,一面用卫星电台呼叫增援
■武装人员当场枪杀5名百姓,其中有一位母亲及怀抱中正在蹬腿的婴儿。李柏林冲上去,揪住并怒斥开枪者
■联合国其他几位观察员被推倒在地上就要枪毙,由于没带翻译,面对死神降临的关头,李柏林赶紧站出来用流利的法语解救了同事和自己
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向外宾献花时,感到总理曾受伤的手在他的肩上微微颤抖
仲夏的一天上午,我应约来到位于北京朝阳区农展馆附近的一个军队大院。在老同学李柏林的陪伴下,先去看望了他的父亲、老红军夏飞。
夏老是山西临汾人,1919年9月出生,原名李卡兰,1935年入党,是总参副军职离休干部,曾是陕北乾县监军镇铁佛寺暴动的主要领导人。我立正向他敬了一个军礼。老人笑呵呵地说:“你好!谢谢。” 入座后,他手中摇着纸扇,和我侃侃而谈。交谈中,我认真端详,只见他动作稳健,脑子清楚,根本看不出是高龄老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夏飞作为中央军委从各野战军选调的优秀干部,到总情报部武官训练班参加为期半年的学习。1950年10月,夏飞和夫人钟敏一同被派驻中国驻民主德国大使馆做外交工作。
1951年4月2日,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在民主德国首都柏林市立医院出生了。夫妻俩为孩子请了一位德国籍保姆叫弗里朗。保姆非常喜欢小柏林,经常为他烤制喷香扑鼻、新鲜的小面包,哼唱古老的德国民歌,在歌声中哄他进入甜蜜的梦乡。
孩子的到来,为紧张忘我工作的夏飞夫妇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在民主德国生活的日子里,小柏林学会了德语。回国后,在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上学。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常常被选为首都少先队员的代表,为来访的外国元首、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献花。记得那时候,他们的服装都是在北京著名的“红都”服装店做的,穿着合体,再配上一双小黑皮鞋,看起来既美观又大方,我们从心里都很羡慕他。1962年,11岁的李柏林在首都机场向外宾献花时,周总理的右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他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总理的手在微微颤抖,长大后才知道这是因为周总理的手受过伤。
告别了夏老,我来到柏林家里。
我们俩是小学同学,又是中学同学。以前早就知道一些关于柏林的传奇故事,也曾有过写成稿件的想法,但这都被柏林低调谢绝了。我曾以为这是他所从事的工作保密的需要。其实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豪爽大度,幽默而又健谈。面对老同学,他一再强调:我就是个普通人。话虽这样说,但你从他家墙上挂的、书柜里放的和桌上摆的照片、奖章、证书、铜牌就可以看出,他有着许多不同于别人的传奇故事。这次得闲会面,他给我沏了一杯茶,我们在阵阵茶香中开始了交谈。
主动请缨,加入维和行列
1969年,18岁的李柏林从首都北京参军到了西北边陲,所在连队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也是当时我军唯一的高原部队,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在边防部队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他的足迹到过中阿、中巴、中印边境。凡是和新疆沾边的边防地区,他全都去过。就像一首歌里写的:祖国要我守边卡,扛起枪杆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才逐渐懂得什么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971年秋,李柏林作为第一批“工农兵学员”,被部队选送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离开校园又重新返回校园,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一头钻进英语世界中。对于他来讲,时间显得十分珍贵。1975年春,柏林以优异的成绩从外国语学院毕业,先后被分配到部队当教员、参谋。1979年在某军事学院进修后,进入国防部任职。
据他介绍,中国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对联合国维和工作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一直没有参与维和行动。从1981年第36届联大开始,中国才原则上赞成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开展维和,同时缴纳了第一笔维和摊款。1989年,我国应邀派员到中东考察了“联合国中东停战监督组织”,随后不久中国即派遣了首批5名军事观察员参加“联合国中东停战监督组织”,开始了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进程。
1991年,李柏林被派往赫尔辛基我国驻芬兰大使馆武官处工作,1993年春节回国休假与战友们闲聊中得知,中国已经申请加入了联合国在全球的维和行动,也开始积极派出军事观察员和成建制的部队。一种使命感深深地激励着他,他热爱这种极富刺激与挑战的工作,不愿在北欧享受冬日的阳光。柏林中断休假,放弃重返北欧,向上级领导递交了申请。
维和时,每次出发执行任务前,都必须写下“遗嘱”
1993年,李柏林以中国军事观察员的身份,和49名中国军官及400名军人组成的工兵大队前往柬埔寨,参加维和任务。他被任命为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UNTAC)军事观察团军事观察小组组长和战略调查组组长。他们的任务是:监督停火,制止冲突,调查事件,协助大选。
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蓝色,是大海的颜色;蓝色,是地球的颜色;蓝色,也是联合国维和部队头盔的颜色。从戴上蓝色头盔的时刻起,维和军人就肩负起了神圣的使命——他们像天空般呵护生命,像大海般容纳百川,要使地球永无杀戮,一片蔚蓝。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成立,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希望。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出现过他们的身影,流下了他们的热血。“蓝盔部队”不同于一支真正的军队,它没有战场,没有敌人,是一支政治外交部队,是血肉铸就的和平之盾。
每一天,他们都要顶着烈日,驱车往返于热带丛林旷野之中,监察任务区内局势的每一点变化。记得刚到金边的当天下午,他和翻译走出下榻的酒店到街上熟悉环境。在一个十字路口听到清脆的枪声,喧嚣的人流一下子停滞下来。寻声过去,看到马路两侧有两个人以电线杆为掩护,在持枪对射,你一枪我一枪,子弹横飞。市民躲在商店里若无其事地观看这场“勇敢者的游戏”,直到一人被子弹击中倒地身亡,鲜血从他破旧的衣服里慢慢渗出来,另一名枪手从容收起AK-47冲锋枪,融入人流之中。市民们走出商店,路口又恢复了通行,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这一幕,看得李柏林目瞪口呆,心里想:这里的人们深受战争创伤,对危险、痛苦甚至死亡已经麻木不仁了。
柏林对我说:“和平时期的军人,无不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很少有人经历过金戈铁马、炮火硝烟的洗礼,但我们是职业军人,代表国家来参与维和行动。”出生入死的经历让他对于“死亡”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思考。每次出发执行任务前,都必须写下“遗嘱”。他说:“这不是悲壮的告别,而是一种承诺——军人对国家,儿子对母亲,丈夫对妻子,父亲对女儿的承诺:我不会辜负你们的爱!”
沉着指挥,呼叫增援
众所周知,柬埔寨的战火始于上世纪70年代,已经在泥泞中跋涉了20多年。1991年关于柬埔寨的《巴黎协定》签署后,冲突各派虽然口头答应遵守停火协议,实际上冲突不断,烽烟四起。这是一次高风险的维和行动,柬埔寨的国土面积只有18万平方公里,人口800万,却埋设着800万到1000万枚地雷,平均起来每人一枚还要多。记得有一次,他带领几名观察员驾车外出调查,为抄近道在橡胶林中迷了路,在林子里转了近5个小时才找到条小道。路边有几个当地农民见他们从林子里出来,非常惊讶。一问原因,他们被告知,那片林子被当地人称为“死亡林”,里面埋藏大量的地雷,当地人是绝对不敢进去的。幸运的是,柏林和他的同事们都平安无事。
从美国之音和BBC的广播中经常传出联合国维和军官遭到伏击和侵犯的报道。进入雨季的一天,柏林带领的车队疾驶在公路上,遭到当地一派武装组织的袭击。对方发射的火箭弹击中了柏林后面的吉普车,一位印度锡克族卫兵当场被炸断一条胳膊,顿时成了血人。柏林一面指挥同事使用武器还击,一面用卫星电台呼叫增援。20分钟后,维和部队武装直升机抵达出事地点时,偷袭者早已利用浓密的热带橡胶树林做掩护,逃之夭夭了。后来,柏林自己掏钱给那个忠心耿耿的卫兵,略表慰问之情。
柏林说:“作为一名军人,多年来养成的思维方式是尽可能地消灭对方。而作为一名维和军官,则不能这样想问题,而是要尽可能地不消灭对方。”必须明白,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目的不在于歼灭任何一方的武装力量,而是监督他们执行停火协议,或者把他们隔离开不让其接触。联合国维和部队,一般只配备自卫用的轻型武器。按规定,只有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才能够开火还击。中国工兵大队在柬埔寨执行维和任务时,曾有过开火还击的经历。
李柏林刚到柬埔寨时,几乎所有的白人军官都告诫过他:不要去惹某某派别的人!他们没有理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而柏林就亲身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1993年5月下旬,我国赴柬工兵大队斯昆营地遭到袭击,两名年轻的中国士兵光荣牺牲。事发后,李柏林奉命带人前去调查。他和两名波兰军官开车出发,走到一处荒郊野地,看到当地某派别的武装人员布置了戒严,有20多人正在设置路障,谁都不许通过。这是严重违反联合国在柬埔寨维和规定的行为。柏林下车后走到一个头头面前,用英语和他交涉着。突然,枪声大作,他转身一看,一名武装人员正在向一群试图越过路障的老百姓开火,当场有5人被打死,其中还包括一位母亲和怀抱中的婴儿……
死者尸体近在咫尺,滥杀无辜的行为还在继续。眼见母亲和婴儿血浆迸射那样一个杀戮时刻,李柏林火冒三丈,忍无可忍冲上前,一把揪住那个头头的衣领用英语大声骂道:“你他妈的连个畜生都不如!他们不是鸡狗,他们是你们的同胞啊!”那个头头的保镖见李柏林如此胆大,杀气腾腾地将发烫的枪管顶在李柏林的太阳穴上,手抠着扳机说:“你再说一句,就和他们一样。”站在他旁边的柬文翻译吓得两腿颤抖,结结巴巴说:“求求您别再说话了。”李柏林铁青着脸对那个头头说:“开枪吧!我死了只是一个人,但是你们绝对逃不掉惩罚。”在这对峙时刻,李柏林什么都没想,心里很安静,目不斜视地瞪着他们。只见头头用当地语言喝退了自己的保镖。危机过后,吉普车上的波兰维和军官还心有余悸地和李柏林讲:“李,好样的。那一刻,我恐怖得要闭眼了。”
讲到这里,我们彼此呷了一口茶,缓和一下气氛。
我问:“当时你害怕吗?”
他说:“不知道,顾不得想那么多。”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拯救联合国数名军事观察员
李柏林的人际关系很好,为人处世谦逊低调。这还得益于维和工作。“四海之内皆兄弟”嘛。在与众多的各国军官打交道中,柏林发现他们的优点很多,个性色彩令人难忘:美国人的我行我素与热情认真;俄罗斯人的吃苦耐劳、勇猛顽强;法国军人的浪漫与傲慢;英国军官的矜持与绅士风度;还有印度、孟加拉军人一日五次雷打不动的虔诚祷告……尽管有民族文化、历史、宗教和政治背景的差异,但所有的军人都视尊严与荣誉高于一切!
炎热夏季的一天,李柏林同来自美、俄、英、法等国的军事观察员一道,乘直升机前往安隆汶视察。这个地处柬北的“非常地带”,属于拉那烈、洪森、英萨利三方领地的交界处。直升机快到达时,突然被红色高棉游击队的子弹击中油箱,万幸的是直升机加注了特种燃料,没有起火爆炸。直升机刚迫降在田野中,一群红色高棉人就将直升机包围,有几个人登上直升机,不容分说,拉下美、俄两国的观察员,强行扒掉军装的上衣,推他们跪到地上就要枪毙,因为红色高棉人最恨美国、俄国人。由于没带翻译,面对死神降临的关头,李柏林赶紧站出来用流利的法语说:“朋友,我是中国人。他们都是联合国的军事观察员,我要求见你们的最高长官。”从前,柬埔寨是法国的殖民地,不少人至今还懂法语,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中国人够得上朋友。不一会儿,红色高棉的长官闻讯赶到了,李柏林等人才侥幸“大难不死”。高棉人还找来了饮用水,让几名渴得嗓子冒烟的观察员喝。回到驻地后,这些国家的军事观察员,操着不同的语言,一致赞扬李柏林“真够哥们”!
掌握语言的本领在关键时刻是可以转死为生的。
1993年9月,柬埔寨进行了成功的大选,并组建了新的政府。联合国结束了在柬埔寨的维和行动,维和部队分批撤出了柬埔寨。但是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行动还有些遗留问题尚待处理,为此,联合国又组建了一个精悍的联合国驻柬军事联络组(UNMIT)。短暂休假后,李柏林又奉命重返柬埔寨并担任该组副组长。
据介绍,自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参加2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达1.8万人次。派到柬埔寨参加维和的中国军人中,有两名士兵和一名军官以身殉职,十余人受伤。
我们的军人,曾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捐躯。现在,他们又要为保卫世界和平而献身。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年轻的中国军人异国他乡为保卫和平抛洒青春的热血,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铁血风采!
首位被联合国聘用的中国军官
1997年,李柏林到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学习深造。他充分利用这次学习机会,将自己的思想和军事理论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李柏林能文能武的资历,终于使他再次被联合国看中。1999年2月20日,他来到联合国总部维和部军事司计划处走马上任,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被联合国聘用的中国军人。
他是计划军官,负责亚洲和中东地区的维和行动事务。联合国在全球设立的维和区共有19个,而经由李柏林管理的维和区就多达10个,是当时管理区域最多的指挥官之一。作为联合国官员,可以享有外交豁免权,享受并居住联合国在纽约为他提供的一座公寓中的套房。他在联合国工作期间,穿的仍然是解放军的军装,头戴浅蓝色贝雷帽,去现场时佩戴浅蓝色钢盔。右臂上还要佩戴维和部队臂章。
当时维和部军事司的中国军官只有柏林一人,也是第一次聘用中国军人。联合国在招聘现役军官时,不是按国家或地区进行摊派,而是由186个成员国推荐。每个国家可以推荐若干名。军事司的军官,不是靠政治背景或熟人当选,而是通过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可见每个入选军官都是百里挑一的佼佼者。
李柏林在维和方面,有很好的资历,他参加过联合国在意大利、新加坡、印度和澳大利亚举办的维和培训班,还多次受邀出席联合国主办的维和问题国际研讨会。联合国对参加维和的军官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除要具备外语和一定的军事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谈判技巧。我问老同学:“百里挑一的事,怎么就让你赶上了?”
“大概是我比较幸运吧。”柏林哈哈一笑,谦虚地回答。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
2000年春节过后,李柏林在联合国总部的工作期满,军事司专门为他的离去开了欢送会,还向他颁授了联合国维和勋章及授勋证书,这是柏林第二次获得联合国颁发的维和勋章。上一次获授是在柬埔寨。如今,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军人告别亲人,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用军人的使命和激情,用奉献和赤诚,面对战乱和疾病,付出辛劳和汗水,为和平的橄榄枝增添了绿色,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军队的风采。他们无愧于伟大祖国人民军队的期望,是当代中国“最可爱的人”。
我被墙上挂的这些五彩缤纷的奖章所吸引,柏林却诙谐地说:“摆上这些就不用挂画了。”我说:“退休了,可以写写回忆,出本书嘛。”柏林笑了,摇摇头说:“算了,不想这些事了。”
谢绝柏林夫妇留吃午饭的邀请,我告辞回家。柏林开车送我到地铁车站。车出大门拐弯时,经过一个店铺,里面正在播放的一首歌曲传入耳中,歌中唱道:
当兵的吃苦受累算什么,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
一颗博大的心啊,愿天下都快乐……
(滕久昕,开国功臣滕代远之子。苗族, 1951年10月出生,插过队,当过兵。曾任铁路国际旅行社副总,中国铁道博物馆干部。)
版权所有 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5901655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75京ICP证 090260号京新网备 201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