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 - 权威媒体 白领门户
专访周渝民:
专访周渝民:

我不怕衰老,因为梦想不会跟着老!

中国国际军事科技探索社会参考消息观点交锋财经体育娱乐评论图片专题青年论坛YNET.com北青网首页
YNET.com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对付无聊世界的法宝

2013/07/19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1 /2张)

  本榜每月推出一个阅读主题,围绕该主题荐书,推出从“菜鸟级”到“明星级”或“骨灰级”的基本书单。

  阶梯阅读荐书榜

  ◎推荐人: 小庄,“果壳阅读”掌门人

  本月主题:科普读物 本周主打:科学与幽默

  暑期开始,让我们一起来读科普书吧。不过,科学的门类分支很多很专,普及科学知识,很难分什么是入门什么是高级。不如我们破一回例,分门别类来读科普,做个靠谱的现代人!

  旅途中带着比尔·布莱森或者玛丽·罗琦的书出门,绝对是需要小心谨慎之事,我就闹出过两出糗事。一次是在成都的某家咖啡馆看手机上的《万物简史》,不小心带着进了洗手间,坐在马桶上仍然在看……结果是后来服务员来敲门了,喂喂里面的小姐你还好吗?没事吗?一次是在俄罗斯航空的A300上,翻看《科学碰撞“性”》,傻笑了一路且完全不自知,最后发现身边一圈俄国人乌国人哈国人什么的全都用异样的眼光盯着我,当时头上就飘了三个汗。

  国内的读者对布莱森会更熟悉一点,提起他的两本科普著作《万物简史》和《趣味生活简史》来,没看过也至少七七八八听过。但这个人最真实的身份却不是科普作家,而更接近一位游记作家,因为他的畅销书们被摆在书店的游记书架上居多,这多少有点令他不爽。因为他实在是一位从宇宙大爆炸到现代建筑工程到英语语言发展都无所不晓的大博学家。他和玛丽·罗琦这一类型的作家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通常,他们都是《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这样的大牌刊物的专栏作家,他们都热爱旅行,他们都从四处玩耍中得到写作的第一手素材和妙不可言的灵感。因为近期正在引进一系列罗琦的著作,我曾有幸和她通过几次邮件,发现她会把自己的写作称为“非常耗时的travel writing”。的确,无论是《科学碰撞“性”》还是《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还是我们接下去会推出的她另外两本讲太空旅行和消化道的书,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基本上写一本书她就要采访上一堆的身处世界各个研究室的人,所以她笔下的东西会那么鲜活有趣,栩栩如在眼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会觉得,她的书对普通读者是一种具有启发性的娱乐,而对国内的同行则可以作为一种典范。什么时候我们的科普作家都不再宅在家里翻资料引用文献,那么本土原创科学作品就有希望了。

  尽管都是美国作家,布莱森和罗琦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的美式幽默中混杂着英式幽默,而后者美式得比较纯粹。以风趣的笔触再现科学史上某一段为人所知或为人所不知的研究,除了这两位的著作,我认为值得推荐的还有以下几本:雷托·施奈德的《疯狂实验史》、特雷弗·诺顿的《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曹天元的《量子物理史话》,或者还可以有马克·亚伯拉罕斯的《笑什么笑,我们搞的是科学》和《别客气,请随意使用科学》。《量子物理史话》写了不少当代物理大牛们的唧唧歪歪,而其余几本关注的都是一些或疯狂至癫或无厘到爆的科学实验,其中不乏自体实验,像喝点幽门螺杆菌搞点自焚什么的。不过千万可别被这些表面现象惊呆了,里面的精神实质有待大家认真领会。

  说到底,科学对于人类的一大功用,就像我们在《别客气,请随意使用科学》一书前言里写到的那样——它和幽默都是用来对付无聊世界的法宝。当二者联手,唔,简直是无敌的。

1 2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5901655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75京ICP证 090260号京新网备 2010009号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 090260号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人才联系我们用户注册法律事务给网站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