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9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朱世达
海外热评
◎朱世达
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最近从一位名叫马乔里·希尔德的95岁老太太手中获得九封J·D·塞林格在20多岁早年从1941年到1943年给她写的信函。摩根博物馆悉数将信件内容与《纽约时报》分享。
希尔德一直将这九封信藏在衣柜里的一只鞋盒里。大约六年前,她需要进养老院,便将这些信交给一位亲戚,亲戚便将信件放在梳妆柜的抽屉里。
这九封信所掀起的波澜确实非同小可。这犹如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打开一个小洞口,可以一窥里面的一个侧面。即使这个侧面只是一个非常局部的部分,但由于作家本身的神秘性,也是非常难能可贵、弥足珍贵的。
塞林格在1951年发表美国文学现代经典《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不久,便在新罕布希尔乡间一个90多英亩的庄园里隐居起来,自此不再与世人接触,外界对他的创作情况也浑然不知。在他2010年91岁去世后,世界对他的好奇心仍然与日俱增。
在1941年11月18日,当时在纽约曼哈顿孤身奋斗的塞林格给远在加拿大多伦多的文学爱好者希尔德小姐写了第一封信,这是对希尔德小姐的一封慕名而写的信的回复;希尔德小姐阅读了塞林格最早在《老爷》和《柯利尔》杂志上发表的短篇小说作品。塞林格要希尔德去读行将在《纽约客》上发表的一部新的作品。他说,这是一部关于一位为上大学而准备的预备学校学生怎么度过圣诞节假期的短篇小说。这部短篇小说促使编辑要求他就这一人物续写一个系列的作品。但塞林格似乎并不买账。他说,“我会再写几篇,但如果写得不好,我就会赶紧罢手。”在这封信中,他询问她对他的“第一部关于霍尔顿的小说”的反应,他说,他将这部小说定名为《麦迪森街外的微弱反抗》。小说描写藐视传统的少年霍尔顿苦闷、彷徨和愤懑的心态。像霍尔顿那样出身中产阶级的青年人不安于现状,尤其受不了精神生活的枯燥与贫乏,就通过酗酒、吸毒、群居的颓废的生活方式来表示对美国社会现实的反抗。
作为一个在练习写作、希冀成为作家的希尔德在信中希望得到塞林格的指导。塞林格鼓励她,并说,“在我看来,你具有避免犯一般瓦萨学院的学生都会犯的蠢事的本能。”他建议她向一些较小的文学杂志投稿。他说,“这些杂志付给你的稿费当然不可能去买卡迪拉克车,但这并没有什么关系,是不是?”
在信中,塞林格说,他正在读《安娜·卡列尼娜》,他认为,《安娜·卡列尼娜》不如《战争与和平》那么好,但就写作技巧而言,《安娜·卡列尼娜》要好得多。他建议希尔德去读斯科特·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最后的大亨》。
塞林格给希尔德寄的信中充满一种幽默感,同时也有些调情。他写道,“你长得怎么样?”他要求她寄一张照片给他。后来,他又为自己的鲁莽感到歉意,写道,“我是在一种情绪中那么写的——而且是在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下写的。”希尔德真的给塞林格寄了一张照片。塞林格回信说,“亲爱的马乔里,你是一个羞答答的姑娘。你非常漂亮。我把我的最后一张照片寄给一个小杂志社了,但我正在洗印。请相信我,我很英俊。”
在1942年初,塞林格断然请希尔德别再提及还没有发表的关于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故事。他说,“只有上帝和哈罗德·罗斯(《纽约客》编辑)知道那群剪短发的女编辑们在怎么糟蹋我那可怜的手稿呢。”当时,塞林格已经完成《麦迪森街外的微弱反抗》的写作,但小说一直被推迟到1946年才发表。
在1942年11月28日的信中,塞林格透露了一点自己的私生活:“我本来打算在休假时结婚的,但她执意要在她爸在好莱坞的房子里宣誓并进行婚礼。于是,我也就只好重新回到我的那台老掉牙的打字机旁了。”塞林格传记的作者肯尼斯·斯拉文斯基认为,塞林格这儿可能在暗指他与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在40年代初期的失败的恋情,也很可能塞林格在希尔德面前卖弄、吹嘘自己,抚慰自己失恋的痛苦。
塞林格的信件还提及了这一时期可能已经丢失的作品。例如,他说他写了一部小说题为《哈利·耶稣》。他说,这部小说他是一挥而就的。
这九封信显示塞林格在年轻时和他所创造的人物霍尔顿·考菲尔德非常相似:活泼、富有激情、喜欢讥讽、嘲弄、自我怀疑。同时,它们也显示塞林格即使在文学生涯刚刚发端的青春岁月中便有了对自我神秘化的嗜好。
塞林格终于在1951年夏天发表了以霍尔顿·考菲尔德为主角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他把《麦迪森街外的微弱反抗》稍作修改融入了这部和《青年艺术家画像》一样的成长小说中,最终确立了塞林格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版权所有 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5901655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75京ICP证 090260号京新网备 201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