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 - 权威媒体 白领门户
专访周渝民:
专访周渝民:

我不怕衰老,因为梦想不会跟着老!

中国国际军事科技探索社会参考消息观点交锋财经体育娱乐评论图片专题青年论坛YNET.com北青网首页
YNET.com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两岸史学互动的风景

2013/07/19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陈国华

 (1 /3张)

  知名台湾学者刘维开回忆:当年学术交流有歧见,有火花,二十年后研究状态趋于一致

  台湾党史馆保存决策层面史料,南京第二档案馆保留地方政府执行层面史料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维开为两岸知名的中国近代史、国民党史权威专家,日前携带两本大陆新版著作《蒋介石与国共和战》(与蒋永敬合作)、《蒋介石的1949:从下野到再起》到京参加活动,给京城史学圈带来一阵清爽之风。北京史学界好几位老友冒着酷暑赶来与刘教授相聚,围绕这两本新著及国共党史、蒋介石研究的新动向,畅谈甚欢。

  记者在友谊宾馆住地采访刘维开教授时,他刚拿到两本大陆版新著的样书,对汉唐阳光图书公司编辑说:“大陆版处理不错,比台湾版式要好。”他称,《蒋介石与国共和战》是蒋永敬先生在大陆出的第一本书,蒋先生今年已92岁,对于大陆读者能够读到作品感到格外高兴,现在老人依据新资料,还在电脑上重新修改前五章。

  刘维开介绍说,这两本新著引用了大量的蒋介石个人材料,透过第一手史料来破解蒋当年如何去做决策,应该会引起大陆读者的关注。“以往涉及国共和战的文章、书籍已经写了很多,但焦点没扣在蒋介石的身上。我们要写出蒋心里的变化过程,他对整个历史进展的判断。”书稿写到蒋介石有责无权的情景,1948、1949年挫折感特别强烈,军事全面失败,财政受挫,最不喜欢的李宗仁当选副总统,看重的人又不能用,想推荐胡适当总统人选遭反对。“书里写到蒋对关内关外所持的疆域观念,后悔不该派重兵去东北。蒋对苏联不放心,企望美国帮助,美国帮了一半又撒手。蒋遇到的矛盾点是非常多的,简单的方法就是下野走人。”

  刘维开曾经在国民党党史馆工作十几年,担任过副主任一职。他说:“1949年来台时,国民党很多机构只带了零星材料而来,只有党史馆带了百分之九十多的史料来到台湾,这些史料大都是国民党高层决策性材料,历届中委会、中常会记录都保留完整,研究者可了解某一政策是怎样推动、出台的。”他指出,民国史料有清晰的层次感,南京第二档案馆保留各地政府执行层面的史料,要看决策层面的史料还得到台湾党史馆查阅。

  刘维开透露,1998年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通过沟通,取得蒋介石日记保管者蒋方智怡同意,首次获准查阅蒋介石日记,以便编辑民国大事长编初稿。“我是作为四人编纂小组成员之一,在秦先生办公室里重点摘抄蒋日记原迹。大家先后写了一批文章披露过,可惜当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作为最早翻阅蒋日记的学者,刘维开至今还记得蒋日记的模样:整齐的写作格式,恭正的行书,勾来勾去的记事栏。正是有这样的研究渊源,才有了他后来颇具特色、影响很大的学术写作。

  很多大陆学者改变了做学问的切入点,文风大有变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岸学者开始接触,刘维开饶有兴致地回忆当时场景:“当时两岸对民国史、近现代史的认知不同,解释不同,歧见非常大,确实有火花,有摩擦。”譬如在几次学术研讨会上,蒋永敬教授谈论国民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张玉法教授解释辛亥革命的性质,都会引起大陆学者的持久争议。曾有台湾学者尖锐批评大陆一学者著作,指责他因看资料不全带来偏见,被批评者不服,又写了很长的文章回应。刘维开觉得这种学术碰撞是有益和必需的:“台湾学者有时对大陆学者的提法很难接受,过多意识形态的东西难于容纳。但时间久了以后,大家彼此了解对方,磨合程度就比较高。”

  刘维开提及最重要的一点:“90年代,关于中国近现代史料大量公开,台湾把1949年前国民党档案全部开放,《中华民国史料初编》、《革命文献》117卷等史料集问世,对当时研究构成较大的冲击。”从那时起,大陆学者在那个时间段踊跃到台湾抄史料,刘维开一一历数当时所见情景:“例如每年我都可在党史馆看到杨天石抄蒋档,带一部电脑打字,非常努力;杨奎松借在政治大学做交换学者的机会,极其认真地看了一学期的蒋档;汪朝光几乎把战后国民党中央全会速记记录抄下,成果做得很丰富很深刻。”

  刘维开认为:“这批大陆中生代学者投入的功夫特别扎实,奠定了各自的研究基础,通过大量史料去建构他们的理论柜架。这在以前是很难做到的。”他发现,很多大陆学者改变了做学问的切入点,文风大有变化,不像以前那样喜欢用太多的理论推演而陷入主观之中,可以纯粹站在史料上谈问题,双方可以从事纯正的学术争论,不是凭空想象。

  他说:“双方自有一套研究风格,探讨、关心的角度不同,各有所长。”他称,上个月合开一个小型抗战研讨会,光从论文上已看不出作者哪个是大陆,哪个是台湾。而以前这是很容易区分的,大陆有自己的用语和笔法,现在已经趋于一致,都是从学术角度谈问题。

  问及两岸治学的差异,刘维开表示,由于训练因素,台湾学者写文章比较简约,不会写太长的文章,刊物要求单篇在两万字以内,写书也不太厚。文字要精准顺畅,资料越多,更要注意剪裁,不能掺水。而大陆一些学者常常把简单的问题描述得很复杂,几句话可以解决却做了过度诠释,文字拖沓较严重。

  谈到未来的学术前景,刘维开只说了一点意见:“希望两岸史料的开放程度能有大幅度地提高,只有大量开发史料才能促进学术的繁荣。”

  7月14日下午,两岸学者在北京彼岸书店相聚,左起汪朝光、章百家、刘维开、沈志华、王奇生。

  马勇:

  两岸史学交流史小考

  八十年代不欢而散,九十年代拉近距离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接受采访时,首先表示台湾学界延续了民国学术正统血脉,使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学术薪火得以传承,没有中断。而大陆由于陷于历次政治运动,极左的环境不利于学术成长,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他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标志性的事情,就是大陆学者罗志田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留学回来,给大家介绍国外及台湾地区的研究情况,我们才知道外面学术的真实状况,很多观念被颠覆了。

  马勇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岸史学著作不在一个量级上,我们的作品没有学术涵养,真正拉近距离是在八九十年代。”他介绍道,八十年代时候两岸学者相聚大都是不欢而散,有了很多不愉快的经历,根本无法对话,两岸差别太大。

  两岸学术对接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从孙中山研究开始的。“近代史所张海鹏领着大陆研究孙中山的一批人,到台湾参加研讨会,学者喝两杯高粱酒、二锅头,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一交往都有共同语言。”九十年代中期近代史所研究员陈铁健和他的学生黄道炫一起写了《蒋介石与传统文化》,是一本薄薄的十万字书稿,虽然没有脱掉批判的模子,但第一次从学术角度正面评价传主。后来陈铁健向高层动议,希望编辑《蒋介石全集》,拉近两岸关系。

  马勇说,现在两岸学术发展越来越走向正规,水平也在稳步提高。但也得注意到一个倾向,不要过分抬高民国史,不能以某个历史人物(如蒋介石)的价值为价值观点,研究者要尽量有意“疏远”其话语强势,走出历史人物为我们下意识设置的东西。

  马勇称,现在大陆从事民国史、近现代史研究的绝对人数要超过台湾,整个台湾地区加起来不超过二三百人,而大陆在这方面约有几万人,光是中国社科院近现代史所就有130个编制。他说:“大陆学者都是专职研究,我们一天到晚除了看书就是写作,一门心思做研究,时间上有绝对保障。而台湾学者为了补贴收入,大都要在大学兼课,上课人会亢奋,影响写作状态。我是佩服这些边教书边写作的学者,实际上他们很疲累。”

  大陆前些年陆续出版五千万字规模的《中华民国史》,虽然各卷质量不整齐,但体现了大陆的整体学术水准。马勇认为,台湾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无法整合出这样的写作力量。但是仅就单个学术产品而论,大陆比不过台湾,譬如蒋介石研究专题,大陆比不过台湾,蒋永敬、刘维开诸位先生积累辛勤几十年,成果累累。但共产党方面人物、民国时期灰色人物等研究,大陆方面有优势。

  比较两岸史学作品的文字风格,马勇觉得台湾学界传承五四以来半文半白的写作习惯,较为讲究,做到干净、典雅。而大陆一些作品文字太拖拉、啰嗦,而且在注释引文规范化方面还不尽达意。他说:“我们在这方面训练不够,必须要尊重当代学人的研究成果,不能横刀截流。”在他的印象中,台湾学者大都是谦谦君子,吸纳别人的优点,保持必要的恭维和尊敬。而大陆学界有一点文人相轻的毛病,在这方面有不小的缺失,挑剔过多,宽容不够。

  马勇特别欣赏台湾学者那种做学术自信、中立、悠然的心态,进入了纯粹的游戏把玩的境界。他说:“他们往往是研究课题小,把资料穷尽,容易出新成果。而我们材料没有看尽却论证出课题,年初申请,年底结账,这样短平快的课题管理体制让研究者不能养成优雅的心态。这或许就是两岸学术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 本版文/本报记者 陈国华

1 2 3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5901655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75京ICP证 090260号京新网备 2010009号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 090260号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人才联系我们用户注册法律事务给网站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