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 - 权威媒体 白领门户
素颜女神揭秘
素颜女神揭秘

王丽坤化妆室私密事全角度曝光。

中国国际军事科技探索社会参考消息观点交锋财经体育娱乐评论图片专题青年论坛YNET.com北青网首页
YNET.com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劳动者之歌

2013/05/02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王薇 赵媛媛

 (1 /5张)

  爱岗就要敬业的乡镇记者

  2005年,赵飞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四季青镇,七年来,他从一名屡获荣誉的退伍军人成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基层新闻工作者,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爱岗敬业、力求卓越是赵飞一贯的工作作风。

  提起北京绿谷伟业网络科技中心的赵飞,整个四季青镇的人都不会陌生,“那可是我们镇的‘大记者’”,虽称不上是家喻户晓,但每逢镇上有个大事小情,人们总能看见赵飞扛着摄像机在现场拍摄采访。

  2005年,赵飞“退伍从文”,扛枪的人变成了扛摄像机的人,角色的转变并没有抹去他从部队带来的优良作风。正是一股韧劲儿,让他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从一个新闻工作的“门外汉”成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爱岗敬业、力求卓越是赵飞一贯的工作作风。采访中,他曾面对过被点燃的煤气罐;在北京“7·21”暴雨中,冒雨拍摄七个多小时,以致双脚感染。7年来,危险、伤痛都没能让他退缩,辛劳、汗水更是成了家常便饭。他就是靠着自己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凭着对工作的责任心,坚守着平凡的岗位。

  几年来,他坚持出满勤,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不管大事小情,他都认认真真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出色,多次得到上级新闻部门及单位的肯定。

  赵飞对待工作的态度没有分内分外之分,只要是单位的事情,都尽其所能地去做,默默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他所在的单位还肩负着区域内群众的文化体育、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维护管理多项工作,不管到哪个岗位客串帮忙,赵飞都是欣然前往。

  “在岗就要爱岗,爱岗就要敬业”。赵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语言宣传着身边的人和事,用一组组并不华丽的镜头展示出身边的变化,更用一点一滴体现着一名普通劳动者的美。

  文/本报记者 王薇 摄影/本报记者 陈柏

  高压线保安全的检修班长

  1998年技校毕业时,王月鹏还是刚入行的学徒工。经过10多年的潜心钻研,王月鹏成长为电力公司的金牌员工、带电作业的专家组成员、国家电网生产技能专家。今年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王月鹏更愿意把荣誉看淡一些,“其实压力和责任更大了”。

  在高压电线之间“穿梭”的职业,外人看到的是危险,在国家电网北京电力昌平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检修一班班长身上体现的却是认真、责任。王月鹏说,带电作业总要有人去干,一线工作就是要做好最平凡的事。

  “‘安全’这两个字,包含了太多含义。我的任务就是全面监护、保证班组成员的安全。”王月鹏说,带电作业是电力系统中一项特殊、高危的工种,需要在高压电气设备上进行检修和测试。稍有不慎,眨眼间“网断人亡”。

  班组一共9个人,每次外出作业,每个班组成员的安全,对王月鹏来说都是大事。别看小伙子平时话不多,可是一到作业前立刻变成“话痨”,不停嘱咐同伴注意安全:手套要吹得鼓鼓的,检查有没有漏气;绝缘服看看有没有破损……就是因为这股认真劲儿,王月鹏和他带领的作业班10年间,安全带电作业4000多次,累计供电2000多万千瓦时,减少停电时间1万多小时。

  一条高压电线出现异常,就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夏季是用电高峰,带电班的任务量非常大。一天中午,王月鹏刚要吃饭,突然调度通知,响潭路的一座线路杆需要立刻更换保险器。王月鹏立即奔赴现场。现场勘察发现,变压器已无法正常运行,周围是频频挥舞扇子等待“电力救援”的居民。酷热的中午,王月鹏穿着厚厚的绝缘服,爬上带电车一项项检修。当这个浑身是汗的小伙完成作业时,摘下的绝缘手套里竟然倒出水来。

  正是王月鹏这些一线电力员工的默默坚守,北京市户均停电时间从2005年的9.04小时降低到1.33小时,2015年有望减少到52分钟以内。这些数字,也见证了王月鹏和同事们的辛勤付出。

  文/本报记者 赵媛媛 摄影/ 本报记者 陈柏

  敢创新能担当的年轻法官

  今年30岁的王佳进入法院系统8年,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首都文明职工”、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党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0后”劳模用奋斗故事,诠释一个朴素的道理:只有实干,才是青年成才的唯一捷径。

  鼻梁上架着眼镜,和谁说话都透着一股谦卑、和善,语速不快却处处说到点子上,这就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综合处法官王佳。2005年,王佳以全年级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第一的成绩从中国政法大学考入了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为了尽快了解院里的工作,他旁听案件审理,整理案卷材料,参与紧急执行,接待信访群众,在审判工作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的身影。2010年,因为工作表现突出,他被选调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

  2012年,王佳为办理民革北京市委向政协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人民陪审员工作的建议”的提案着实下了一番苦功。这个年轻人组织开展了全市法院多年来最大规模的人民陪审工作专题调研。他深入7个法院实地调研,完成了近4万字的调研报告。他提出的建立人民陪审“3721”工作模式,得到高院领导的肯定和有关单位的认同,有力推动了北京法院人民陪审工作的发展。北京法院人民陪审员参审率从2010年的33.3%跃升至2012年的72.8%,实现了“两年翻番”的跨越式发展。

  王佳干工作喜欢钻、有韧劲儿,并总是拣重担挑。在老法官眼中,他是一个勇于任事且能成事、敢于创新又能担当的年轻人。工作7年多来,他先后承担了《司法公信力建设体系的框架性研究》等11项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课题或重大攻关项目。

  王佳把自己年休假、探亲假,甚至婚假都留给了工作,“5加2”、“白加黑”是他工作的常态。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里,每个晚上他几乎都是在法院度过的。王佳说,这么拼命,其实想法很简单:希望不愧对国家,不愧对事业,不愧对人民,不愧对身边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

  文/本报记者 王薇 摄影/本报记者 陈柏

  高质量讲信誉的施工队长

  工人就是家人,建筑的安全和质量是生命。这正是入行建筑工作20余年,从一个小瓦工变成拥有职工3000多人,管理人员200多人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阜阳市嘉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施工队队长张士家成功的诀窍。

  施工工地路面一尘不染,工人头顶上崭新的安全帽在阳光下泛着亮光。走进张士家承建的工地会有很多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在张士家眼中最寻常不过。“环境干净、物品码放有序、每个工序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谁也不敢怠慢,这就是环境的作用。”

  1991年,20岁的张士家走进了建筑行业。瓦工、钢筋工、水泥工他都干过。现在即便带着3000人的队伍,他仍然每天满工地地转,查质量、看进度。他同事说,每年春节过后,各施工队总会遇到用工荒,可张士家从来不会担心,因为他的工人都会准时到岗。在工地里转转就能发现人们回来的原因。为了工人的安全,每年,张士家都会为他们更换新的安全帽;工人宿舍的床单、枕巾都买最好的;尽量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情况,为另一半安排工作。“心安了,这工作才能干好。”

  张士家还有一条准则:工人的工资一分都不能欠。即使在甲方工程款不到位的情况下,他就是借款,甚至暂不发放队长、副队长的工资,也要坚持对农民工工资不拖欠,做到足额发放。

  多年来,凭着“高质量、讲信誉、保安全、服务社会”的工作作风,张士家带领的施工队先后承担了“北京抗击非典工程”、“奥运场馆鸟巢地下空间”、北京“7·21”特大暴雨灾民安置房等多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施工。竣工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品率达90%以上。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抢建房山区洪寺村灾民安置房的施工中,连续八昼夜在无水、无电、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张士家带领施工人员涉水查看现场,调整施工部署,组织现场700多名员工抢建,完成了100多套安置房的施工,让灾民第一时间住上可以做饭、洗澡的“新家”。

  文/本报记者 王薇 摄影/本报记者 陈柏

  和大家打成一片的笑脸民警

  从部队转业后,40岁出头的施文东在通州区公安分局担任社区民警,让曾是全市50个治安复杂地区之一的杨庄社区成为“百姓心目中最平安社区”。他自己也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位“笑脸民警”说,“和大家打成一片”是自己的工作心得。

  和居民打交道,施文东脸上总是带着暖人的笑容,被大家封为“笑脸民警”。今年,施文东还收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我的工作离不开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只有时刻把居民放在心里,居民心里才能有我们。”施文东总结自己的工作心得,就是“和大家打成一片”。

  刚接手一个小区,如何尽快和居民熟悉起来?施文东专门制作了警民联系卡,不管是孤寡老人家里的煤气罐空了,还是外来务工人员暂住证过期需要补办,只要给他打电话,他都随叫随到。

  有位60多岁的单身大妈,与一位大爷相处了一年多,因为性格问题大爷决定分手。又急又气的大妈赶快找到施文东,说被诈骗了。仔细了解情况后,施文东发现原来只是一起感情纠纷。于是施文东自掏腰包,请两位老人吃了一顿和和气气的“分手饭”,劝解两位老人,最终帮助双方和平分手。

  就这样,施文东在小区里很快有了知名度,大家都知道来了个说话和气的施警官,遇到事情都愿意和他说说,融洽的警民关系就这么建立了起来。2010年全国“两会”安保,需要组织群众志愿巡逻,施文东负责发放1500个“红袖标”。不到半天时间,成沓的“红袖标”就被社区里的积极分子领完了。同事们笑着问施文东是怎么把群众给“忽悠”起来的,让他传授一下“秘籍”。施文东说,“哪有什么‘秘籍’啊,只要把群众当成自家人,群众就会支持我们。”

  最近正在郊区参加培训学习的施文东,好几天没有在社区出现。昨天,他回社区刚一露脸,好几位居民围上来跟他打招呼。即便是在外面学习,施文东也经常接到群众打来的电话。“很乐意大家来找我,我这人就爱管‘闲事’。”施文东笑着说。

  文/本报记者 赵媛媛 摄影/陈柏

1 2 3 4 5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5901655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75京ICP证 090260号京新网备 2010009号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 090260号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人才联系我们用户注册法律事务给网站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