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军事科技探索社会参考消息观点交锋财经体育娱乐评论图片专题青年论坛YNET.com北青网首页
YNET.com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从“一家独大”到“花开多枝”

2011/09/16 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书名:《大方 No.2》

  ■主编:安妮宝贝

  ■出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8月

  ■读家:遆存磊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矫情是对文章质地的伤害,意识的浅薄也是多少精致的文字无法补救回来的。

  MOOK书的风潮在国内吹了不少时日了,显然仍是恰当时令,热度不见消减,各路人马纷纷上场,欲从中分一杯羹。安妮宝贝主编的《大方》以关注度而言,是其中的翘楚,今年春季出第一期后,如今再出夏季号,巩固大家心中尚未消散的“红”印象。较之《大方》创刊号的“一家独大”(关于村上春树的篇幅竟占去过半),《大方 No.2》明显更贴近MOOK的本意,“花开多枝”,以杂而不乱的态势均分多位作者的文字,雨露普洒,且贯穿一条若隐若现的主线。

  《大方 No.2》有十余位作家,华语有余华、董启章、安妮宝贝、马世芳、陈雪、胡晴舫,国外的有奈保尔、太宰治、钦努阿·阿契贝等,文章体裁自小说至散文不等,看似零珠散落,其实细看,编者是有其用心的,那就是倾向于反映第三世界的社会生活之生态。即使非尽数囊括,但如此的思路是可以牵丝扯蔓,不妨在阅读中析出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本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裔,如今写《非洲的假面剧》,或许别有滋味。在非洲,有人问他,“你来自哪里?”奈保尔说,“特立尼达”。对方一脸茫然。这就是第三世界国家人们之间的认知状态,互相的隔膜远远超过对西方国家的熟悉。奈保尔写种族隔离之后的南非,在“妥协式”自由之外,还存在多种声音、多种状态。如曼德拉夫人所说,“建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构想并不现实,因为它揭开了难以愈合的伤疤。当你得知心爱之人死前所遭受的虐待与暴行——死亡原因、死亡地点、受虐情形、遗体处置——你又怎能宽恕或忘却?”历史与政治的复杂性正在这里,任何单线条的解决方式都有虚空之处,面对纷繁的现实与幽深的人性,时现苍白之色。

  而余华的《给塞缪尔·费舍尔讲故事》是化“命题作文”为自抒胸臆,讲了三段中国孩子的捕鱼故事。平凡的故事遭遇了中国的“文革”,释放出了别样的意味,让人想起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那种少年的青春期成长与特殊时世的糅合,灿烂阳光下万物仍在成长,乱蓬蓬与勃勃生机掺杂。台湾作家陈雪的短篇小说《沙之书》,与博尔赫斯的名篇同题,倒也没有辱没这个名字。儿子与父亲的关系是个老话题了,而这里的父亲是自大陆逃难至台湾的第一代,“受困于往事与某个无法辨明的出处”,向故纸堆里倒退和逃避是其选择,这于儿子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作者写出当下的窘境,也扫视了历史的纵深,做到了以短小的篇幅容纳极多的东西。

  作为美国汉学家和翻译家的比尔·波特,其《飘飘歧路间》是他者对第三世界文化的探视与解读。波特对将唐诗翻译成英文的看法很有意思,“拙劣的译者跳舞时要么是踩在诗人脚上的,要么在舞池的另一端与诗人遥遥共舞。对我而言,译诗意味着贴近舞伴,去感觉对方的能量和移动,但不能靠得太近踩到对方的脚。”他对唐代诗人寒山和韦应物的解读未必有多深刻,但外来的视角总是有其新鲜度的。而台湾乐评人马世芳的《从美丽岛到龙的传人》,对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陌生的视角?美丽岛是陌生的美丽岛,而一首《龙的传人》,先后在海峡两岸唱起,却是如此迥异的状况,不同的解读得出不同的念想,洵为历史与现实的吊诡之处。

  安妮宝贝的《在印度》显然是想配合这一期MOOK的主题,但似乎有些弄巧成拙了。从所摄的照片来看,她明明去了印度一游,可其写的文字之封闭状态和自得其乐实在令人不耐。安妮宝贝于印度的描写,让我想起西方殖民者游览上世纪前半叶中国时的走马观花文字,充斥着“祥和”、“安宁”、“顺从”等字眼,鲁迅曾大加讽刺过。前几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英国导演拍的印度题材电影,被评为是对印度社会生活的猎奇,以巧合与浮光掠影来表现对东方的虚假认知。而安妮宝贝显然是有了一套“小资”意味极浓的先入之见,然后在游记中大加套弄,所以,“这些看起来贫穷日常的人有一种出自天性的优美和优雅”,“这样的境地中,人的自得其乐有一种甘愿的顺受,不抱怨没有自卑,是接纳和服从的尊严”,如此的句子处处皆是。矫情是对文章质地的伤害,意识的浅薄也是多少精致的文字无法补救回来的。

  不过,MOOK就是这样,主线的牵出容易,想去除诸篇作品的参差不一却是难事矣,现实的因素处处制约之。应该说,《大方 No.2》已经做到了很好,可读的文章占去大半,这是一本MOOK的分内之事,也是延续的理所当然。自然,“花开多枝”不妨碍主题,主题的完成亦需要诸花的捧场。

  
热点图片
发表评论
   注册
  

版权所有 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5901655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75京ICP证 090260号京新网备 2010009号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 090260号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人才联系我们用户注册法律事务给网站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