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飞来横财》
■导演:任麦
■主演:戴默、 唐苑等
■读家:唐吉诃德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此剧的改编处理还是可圈可点的,并没有滥用方言和网络语言之嫌。
一个伦敦的小会计,有一天捡到了一个装满英镑的公文包。经过一番分析,认定这笔飞来横财取之有道又无危险之虞,就想赶紧带着老婆人间蒸发,去国外享受人生去。结果为了掩盖来源不明的巨额财富,不得不编了一个又一个的谎话,拉进来一个又一个本来无关的人帮忙圆谎,搞得自己焦头烂额,逗得观众哈哈大笑。装深沉的人很可能就从此总结出诸如人性的贪婪、丑恶,人生的无常、得失之类的大道理,而我倒是觉得,这剧满有种“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的意思,毕竟,若不是会计的老婆慌张懦弱,磨唧扯淡,恐怕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缠上他们家了。
来自百老汇的经典故事,轻喜剧的风格,舞台看着很居家很中产很舒服。没有什么先锋新锐的噱头,却还带点英式的小清新和雅皮感觉,相信这个剧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
我是一个慢热的人,在看着中国人的脸叫着洋名儿,讲着泰晤士河边或是莫斯科郊外之类的故事的时候,就好比看一个金发碧眼者咿咿呀呀地唱着京剧时那样,立马产生不小的违和感。因此开场后的20分钟总处于调整状态中,极力阻止自己在那些长而复杂的人名和异域的地名轰炸中出戏。好在此剧剧情足够欢乐,渐渐让我进入舞台上的伦敦时空。
加入了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语言,再让那个被捡到的钱箱子属于一个中国的黑社会老大,并且让黑社会老大说着河南话,既融入了一些中国特色,又增加了喜剧效果,特别是每次“公文包”三个字出场时,观众都笑得忘乎所以。就此看来,此剧的改编处理还是可圈可点的,并没有滥用方言和网络语言之嫌。
只是在本土化方面,演员的处理还是不够圆润,在声调和仪态上总仿佛刻意往洋味儿上靠,于是显得用力过猛。比如在念着那些长长的人名和地名的时候,在耸肩、叉腰这些小动作上都未免显得夸张了些。实际上,异域风情并非是通过夸张的表现来彰显的。而两个饰演老婆的女演员在这一点上更甚,若表演再自然和放开一些,像男演员们来得那么自如的话,还能为这个剧再加分。
当然,对于舶来品,人总是希望品到原汁原味,又不想看到生硬地照搬照抄,而将从人名到场景通通进行本土化处理,加上本乡本土味道浓郁的台词,却不免看上去不伦不类,极其山寨。只不过,就像搞翻译的人都会碰到“到底是腐乳味儿重一点,还是奶酪味儿重一点”的永恒难题,中国人演外国剧的时候,不管是旁观者还是演员自己,恐怕也是会纠结于此。如何才能以一种自然得体的方式将一部异邦的作品自然得体地展示给观众,如何才能忘却舶来的身份,注力于角色与故事本身?我想,这是专业人士值得长期研究和反复试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