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 - 权威媒体 白领门户
红人访第247期:
红人访第247期:

张嘉译自曝与范伟戏中父子戏外是哥们。

中国国际军事科技探索社会参考消息观点交锋财经体育娱乐评论图片专题青年论坛YNET.com北青网首页
YNET.com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三问 “记者卧底救助站被殴”事件

2013/01/10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李星文

  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 李星文

  “不管是主动进入还是被动送入救助站的人,都属于无法抵御生活的风刀霜剑,而不得不求助于人的弱势群体,都是畸零于天地间的可怜人,对他们怎么下得去手?”

  这是一篇让人读了无法保持平静的报道。了解到众多流浪者宁愿冻饿在外也不愿进救助站的情况后,《三湘都市报》记者扮成流浪者暗访长沙市救助站,揭开惊人黑幕。流浪者被救助站工作人员摁在地上殴打,直到签署了 “自愿放弃救助”的文书才获准离开。与此同时,一名老人在站内被绑住手脚,无法翻身,一小时后不知所踪。

  2003年,饱受诟病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取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行,被认为是媒体为弱势群体维权、舆论监督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变化,十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不少人以为, “收容”变成 “救助”之后,流浪者获得帮助的可能大为增加,在救助站内也不会遭到非人的待遇。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判断是天真的,尽管《三湘都市报》报道的情况属于个案,但记者用亲身经历警示我们:少数打着 “服务弱势群体”旗号的救助站内,还在上演着罪恶的戏码。

  从暗访者的遭际可以看出,少数救助站员工通过各种手段,让流浪者被迫放弃救助。好心的市民代流浪者拨打救助站电话,不是占线就是无人接听,一些救助电话形同虚设。后来,在民警的帮助下,流浪者总算进入了救助站。然而民警一走,几个工作人员化身刑讯的皂隶,打得流浪者痛不欲生,被迫签了 “放弃”书才得离开。比暗访者更不幸的是一位老人,他被捆成了 “粽子”扔在地上,呼救无门。

  从这些画面中可见,少数救助站员工对流浪者没有春天般的温暖,只有冬天般的严寒。他们不干分内之事,而擅长 “推委” “殴打”和 “捆绑”三个绝招。他们并不把流浪者当作同样有尊严的人,而只是当作一些必须解决的麻烦。他们嘴上说 “不打”,脚下却使绊子。他们行事极其狡猾,打够了以后逼着当事人 “自愿”离开。真的很难想象,这是一群受公众所托,司职救助落难同胞的人。他们是在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什么是阳光下的罪恶。

  对于这些打人成性的救助站员工,我们有三问:首先,你们的良心何在?不管是主动进入还是被动送入救助站的人,都属于无法抵御生活的风刀霜剑,而不得不求助于人的弱势群体,对他们怎么下得去手?再者,救助站是动用国帑兴建的,并且有专门经费用于流浪者吃饭、住宿、就医的开销,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领着国家的俸禄,你们这般动用暴力手段把本该接受救助的人轰出去,让他们宁愿流落街头也不愿进站为囚,国家拨付的经费都流向何处了?这其中究竟有没有中饱私囊的黑幕?必须查个清楚。其三,作为民政部门下属单位的员工,你们究竟有没有法律意识,知不知道打人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作为国家的公益性机构,却干着丑恶的勾当,这是和谐社会不能承受之痛,是法治社会不能容忍的污点。

  当务之急是,应该将这个救助站里发生的全部暴力事件调查清楚并问责。同样不容怠慢的是,应该对现有救助站的运营状况进行排查,坚决遏制这类侵犯人身权利的恶劣现象,并对责任人员依法严肃惩处。真的不愿意看到, “收容所”到 “救助站”只是字面上的变化,而对城市流浪乞讨者的虐待和轰赶仍然继续存在。该是民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出手的时候了。

版权所有 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5901655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75京ICP证 090260号京新网备 2010009号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 090260号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人才联系我们用户注册法律事务给网站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