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 - 权威媒体 白领门户
专访“暖男”佟大为
专访“暖男”佟大为

《合伙人》拍床戏难过心理关。

中国国际军事科技探索社会参考消息观点交锋财经体育娱乐评论图片专题青年论坛YNET.com北青网首页
YNET.com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担心留污点 大学生老赖骤减

2013/01/07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几年前曾经成批成批受理银行起诉大学学生毕业之后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不还,有的甚至连人都找不到了的海淀法院、昌平法院,2012年受理的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案件都已经屈指可数,原因在于信用对于今后生活越来越重要,担心留下污点,影响日后工作生活。

  “2012年我们法院只受理了一起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案,拖欠时间还是2002年。这两年从法院受理案件的情况看,拖欠助学贷款的案件已经大幅下降。”日前,辖区内大学云集的海淀法院向记者反馈了这一消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几年前曾经成批成批受理银行起诉大学学生毕业之后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不还的海淀法院、昌平法院去年受理的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案件都已经屈指可数。

  现象

  大学生老赖曾多发 银行被迫起诉

  2005年年底到2006年年初,建行昌平支行一次将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不还的中国石油大学42名大学生起诉到昌平法院。这42名大学生先后在2001年与银行签订助学贷款借款合同,约定由银行向这些家境困难的学生发放助学贷款,最高的发放额度为3万元,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合同约定借款学生毕业之后,开始按季等额归还借款本息。没想到,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后,却没人再理偿还国家助学贷款这回事。无奈之下银行将42名大学生起诉。

  同期,朝阳法院也受理了“二外”、“首经贸”21名欠款毕业生被诉拖欠助学贷款不还案。随后海淀法院、西城法院都受理了成批的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不还案,一时间大学生信用危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去年大学生老赖案骤然减少

  而去年年底记者从北京多家法院了解到,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的案件已经越来越少。辖区内坐落着数十所高等院校的海淀法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去年该院只受理了一起银行起诉大学毕业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不还的案件。

  昌平法院曾在几年前受理过多批银行起诉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的案件。日前,该院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去年该院受理的银行起诉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的案件总共不超过10件,而且其中不少拖欠助学贷款的时间也是在前些年。

  文/本报记者 李罡 匡小颖

  实习记者 李濯清 贺苏 肖飞

  探因

  银行:不还贷将面临信用危机

  记者从银行方面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监管机构,为保障商业银行正常运营,搭建了一个信用平台。任何人办理贷款等业务时,都要求银行工作人员先登录信用平台,该平台对所有商业银行开放。

  “银行没有所谓的黑名单,而是信用记录,包括正常记录和不正常记录。”北京银行的一名业务员说,就助学贷款来说,大学生任何一次未按还款承诺还款都视为不正常记录,并标注备注信息,如迟还、未还。一旦信用记录上出现以上不正常记录,那么就会影响个人的融资类业务,比如贷款业务,甚至是办信用卡。而大学生如果每次都按时还款,银行会判定这是个人的良好记录。

  学校:明确申请条件 把好申请关

  记者从北京市多家大学了解到,助学贷款申请有明确的申请条件和步骤,校方尽量在申请前把好关。虽然有拖欠贷款的学生,学校承担很大压力,但学校老师明确表示不会缩减贷款。北京语言大学等学校甚至还为第二学士学位提供贷款。本科生每年学费一般不超过6000元钱,毕业后还款时间充足并且每次还款数额不大,一年只需还几百块钱。还款期限各个学校不一,有的甚至长达十年。

  据悉,学校及银行在与学生签订贷款合同时,明确写道,如学生在进入还款期后,连续拖欠还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办理相关手续,银行有权在不通知学生的情况下,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其姓名、身份证号、毕业学校及具体违约行为等信息。

  学生:信用污点如同“紧箍咒”

  “不还贷的毕业生属于信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昨天,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说,过去,一些学生不还贷的主要原因是认为自己毕业后流动性较大,在校借款时留的地址变更,银行无法与之联系,不还钱也没什么。

  记者采访还了解到,在学生看来,信用污点如同“紧箍咒”。几位申请贷款的学生表示知道不还贷款对个人信用有影响,可能影响以后买车买房。几位同学都表示毕业后肯定会如期偿还贷款,“肯定会还的,其实助学贷款一年要归还的钱也并不多,为了这点钱在银行失去信用不能借贷的话,是因小失大啊!”

  一旦信用记录上出现迟还、未还等不正常记录,那么就会影响个人的融资类业务。

  助学贷款申请有明确的申请条件和步骤,校方尽量在申请前把好关。

  学生表示知道不还贷款对个人信用有影响,可能影响以后买车买房。

  制图/张坤

版权所有 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5901655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75京ICP证 090260号京新网备 2010009号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 090260号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人才联系我们用户注册法律事务给网站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