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 - 权威媒体 白领门户
红人访第225期:
红人访第225期:

买红妹为戏剪短发,演操心“御姐”。

中国国际军事科技探索社会参考消息观点交锋财经体育娱乐评论图片专题青年论坛YNET.com北青网首页
YNET.com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超七成政府部门“三公经费”减少

2012/08/23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李天际 于静 关庆丰

  关注决算报告之概述

  昨晚,全市数十政府部门再次开始一年一度“晒”三公。在浏览2011年各部门总的“三公”和行政经费报表后,记者发现,超过七成的政府部门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1年年初“三公经费”的财政拨款预算减少,另外,“三公”公布内容细化到“项”、行政经费首次公布、7个部门首次加入“晒三公”行列等也都是此番决算公开的亮点。

  截至昨晚10时,北京市55个政府部门公布了2011年决算报告,以及“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数据。

  记者统计发现,超过七成的政府部门2011年“三公经费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1年年初“三公经费”的财政拨款预算减少。

  2011年,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8.64亿元,比2011年市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下降24.22%。

  ■市教委“三公经费”减少最多

  在记者已经统计的55个部门中,有42个部门2011年的“三公经费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比2011年年初“三公经费”的财政拨款预算减少,比例占到 76%。其中,市教委“三公经费”减少最多。

  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市教委“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8952.98万元,比2011年年初“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10655.02万元减少1702.04万元,降低幅度达到15.9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2011年决算4342.98万元,比2011年年初预算4786.56万元减少443.58万元,降低9.27%;公务接待费2011年决算1193.17万元,比2011年年初预算1344.53万元减少151.36万元,降低11.26%;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011年决算3416.83万元,比2011年年初预算4523.93万元减少1107.10万元,降低24.47%。

  通过比较发现,造成多部门“三公经费”决算数少于预算的原因,主要是“支出大户”——公务用车购置费用去年为“零”,公务车的运行维护费用大大降低,此外多部门的因公出国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也有所减少。

  ■“三公”公布内容细化到“项”

  此次2011年部门决算公布进一步细化,由“款”级科目细化至“项”级科目,充实了预决算对比说明,详解了公务用车购置数量、保有量、购置费、车均运行维护费,以及出国人次、团组、人均费用等数据。这与中央部委公布的2011年“三公经费”内容一致。

  以市编办为例,去年市编办组织因公出国(境)团组2个、4人次,人均因公出国(境)费用2.9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0元,实有公务用车11辆,车均运行维护费3.35万元。

  ■7个部门首次公布“三公经费”

  去年,44个市级部门首次公开2010年的“三公经费”决算,今年公开部门增加到50多个。记者统计已公开的50多个部门后发现,市侨办、市外办、市广电局、市民防局、市质监局、市经信委、市政府办公厅等7个部门今年首次公布2011年的“三公经费”。

  数据显示,市政府外办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65万元,比2011年年初“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增加65万元。市侨办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220.39万元,比预算153.68万元增加66.71万元。

  ■50余部门行政经费首次公布

  今年50多个政府部门首次公布了2011年本部门行政单位用公共财政预算财政拨款开支的行政经费,但相对简单,只有总数。数据显示,市工商局行政经费最多,为12亿元;最少的是市编办,为1142.54元。

  上个月,北京市首次公开了2011年市级行政经费支出总额。经北京市财政局统计,2011年,市级行政经费支出总额129.9亿元。行政经费的公开与细化,意味着政府在自身运行开支方面的费用逐步走向全透明。

  ■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于静 关庆丰

  点睛

  解读人:全国人大代表、财税专家 叶青

  节俭还是浪费

  不能只看数字

  记者:北京市各部门公布“三公经费”时,主动把2011年决算数据和2011年预算数据做对比。怎么理解决算数比预算数的降低或增加?

  叶青:有的部门年初做出预算,但这一年中可能没花完这些钱。比如,有的部门本来计划买车,也申请到了预算经费,可是最终没有买。这样年终的决算数可能就比预算数少。还有一些不可抗力会导致“三公经费”决算数比预算数增加,比如油价提高必然会导致费用增加。

  记者:如果“三公经费”的决算数比预算数减少或增加,可以理解为这个部门很节俭或铺张浪费吗?

  叶青:不能这么简单地理解。除了数字上的对比,还要看各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解释,看增加或者减少的理由是不是合理。

  记者:如果解释的理由不够充分或者很含糊,该如何进行监督?

  叶青:我建议北京市人大建立约谈制度。比如人大约谈“三公经费”排在前八位的委办局,让负责人向人大解释详细情况。

  记者:各部门公布的行政经费说明什么?

  叶青:多数部门只公布了行政经费的总数,但没有部门的人员编制数。如果有了人员编制数,就能算出来每个部门的人均行政经费,这样各部门之间可以进行比较,看谁的行政成本最高。这应该是明年“三公经费”公开的努力方向。

  ■文/本报记者 关庆丰 于静 李天际

版权所有 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5901655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75京ICP证 090260号京新网备 2010009号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 090260号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人才联系我们用户注册法律事务给网站挑错